专业(教研室)介绍

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大类 名称:休闲服务与管理 代码:640106 专业大类:旅游大类 二、生源类别 普高生、中职生 三、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社会人文等理论知识,熟悉国际惯例,掌握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面向旅游、休闲企业(如国际邮轮、高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旅行社等)从事接待、服务及管理工作的,适应休闲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就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要求一览表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拥有实用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具体来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知识要求 1.具备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英语、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公共知识 2.具备休闲旅游、职场礼仪、政策法规、境外目的地知识与应用等专业常识,具备康乐、餐饮、房务、茶、酒等休闲专业知识 3.具备一定的营销、管理、策划等知识 4.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备写作、阅读、计算机操作、外语沟通等公共技能 2.具有康乐、酒吧、茶室、餐饮、房务等部门的服务与管理能力,具有休闲活动策划与实施、休闲产品开发与营销、休闲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技能 3.具备语言表达、休闲指导、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和应变处理等专业能力 4.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热爱祖国、遵规守纪、讲究公德、诚实守信等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2.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讲究卫生,注重礼仪,诚实守信,勤勉专注 3.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5.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素质 六、核心课程 1.核心课程一览表
2.核心课程简介 (1)休闲服务与管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休闲娱乐概况、休闲娱乐消费知识、休闲娱乐项目的设置、休闲娱乐部的日常管理、休闲娱乐设备管理、休闲娱乐部的安全与卫生管理、休闲娱乐项目的经营等。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悉常见的休闲娱乐项目,掌握休闲娱乐活动的规则,并具备一定的休闲娱乐指导能力,掌握休闲娱乐服务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2)烘焙技术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烘焙食品基本知识、食品卫生要求、常用原料基础知识、常用工具与设备知识、基本装饰原料调制、基础工艺知识、松酥、混酥面坯、蛋糕类制作工艺、面包类制作工艺、操作实例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烘焙的知识体系,获得烘焙的基本理论素养,并能运用相关原理与方法制作具体的烘焙作品。 (3)国赛赛项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 本课程以全国职院技能大赛高职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西餐宴会服务大赛方案为指导,讲授餐饮服务与管理的理论及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餐饮服务与管理概论、餐厅服务技能、餐厅服务与管理、菜单管理、餐饮原料管理、餐饮营销等,辅助以一定的专题实训。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餐饮部运行与管理的内容,掌握餐饮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并未学生参加省赛、国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4)房务服务与管理 本课程以客房的销售与服务为核心,以房务部的管理活动为主线,介绍前厅与客房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前厅管理概述,客房预定管理,前厅服务管理,前厅销售管理,前厅信息管理,宾客关系管理,前厅服务质量管理;客房管理概述,客房清洁保养管理,客房服务管理,客房安全管理,客房设备用品管理与成本控制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房务部运行与管理知识,掌握服务规范和操作技能,学会处理和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5)酒水与调酒 本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酒水分类、软饮料、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鸡尾酒、酒水服务。通过学习,学生能对酒水进行分类,掌握常见软饮料、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的特点,掌握鸡尾酒的结构和原理,能够调制常见的鸡尾酒,具备作为一个酒水服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培养生活情趣、提高鉴赏水平、提高综合素养。 (6)茶与茶艺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茶的基本知识和各种茶的泡饮技巧,能够从外观上识别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和黑茶等不同的种类,熟悉不同品种茶叶冲泡的茶具选配、泡茶用水及水温的选择,熟练操作各类茶叶的冲泡流程以及茶艺表演,了解茶艺礼仪、泡茶环境布置及音乐、服装等配置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既可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七、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方可毕业,具体是: (一)课程与学分 修完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获取108学分,其中公共课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20学分,公共选修课14学分),专业课62学分(专业核心课22学分,专业双语课3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顶岗实习3学分,毕业实践课6学分),任意选修课4学分,“三创”学分8学分。 注:(1)根据学校规定,三年制专业前5个学期中,经学校批准,有半学期及以上时间安排校外集中顶岗实习的专业,可减少2个任意选修课学分和2个“三创”学分,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可参照此条件。 (二)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酒店管理师、调酒师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员资格证书”四种证书中的一种。 八、附件 (一)学时学分分配表
(二)学期周数分配表
(三)教学进程安排表 (四)技术(能)考核和职业资格考证时间安排表
(五)“三创”学分安排表
说明:详见实施细则。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若干个项目,只要总考核学分达8分以上即可。在毕业资格审核时,创新创业活动各项目的学分可以互相打通,即学生在某一个项目获的学数不足可以用其他项目获得的超额学分来顶替。 (六)课程结构
(七)选修课参考学程 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楚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和专业知识系统化,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特制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选修课参考学程,以供学生在选择专业选修课时参考。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可以完整地选择某个学程,也可以跨学程选课。
(八)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1.专业就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分析 就业岗位之一:高档休闲度假酒店服务员、管理员 工作任务:高档休闲度假酒店前厅、接待、商务中心、康乐中心等岗位的服务与管理,餐厅、酒吧、茶室、营销等岗位的服务与管理,客房、房务中心等岗位的服务与管理。 核心任务为餐饮、客房对客服务与管理。 就业岗位之二: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等休闲企业服务员、管理员 工作任务: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接待、餐饮、康乐、销售、人力资源等岗位的销售与管理工作。 核心任务为休闲类企业对客服务服务与管理。 就业岗位之三:全国导游 工作任务:旅游咨询,接团服务,沿途导游,景点讲解,途中服务,住店服务,购物指导,生活服务,问题处理,送团服务,善后工作。 核心任务为沿途导游、景点讲解。 2.“三创”学分实施方案 (1)“三创学分”的界定 “三创”学分指的是创新创意创业活动学分,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包括假期教学、企业实习实践、技能竞赛、科技竞赛、特长生培养、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校园创业、第二课堂、学习权威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考取高等级技术(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获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承接横向项目等取得的学分。具体由各专业制定的创新创意创业活动实施方案确定。 (2)“三创学分”的构成 根据学校规定,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应该获得不少于8个“三创学分”。其来源主要有以下项目:
以上项目均设一个参考学分数。在毕业资格审核时,创新创业活动各项目的学分可以互相打通,即学生在某一个项目获的学数不足可以用其他项目获得的超额学分来顶替。 (3)学分认定标准 ①假期实践教学 在寒假、暑假、社会实践周,学生根据专业要求参加假期实践教学活动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的,按照每个假期实践活动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标准,每个假期可以申请1个学分。 本项目由各专业自行安排,假期实践教学不能和企业实习实践项目重叠,不得重复计分。 ②企业实习实践 在学期内,学生在专业认可的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餐馆等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践的,达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的,每次可以申请1个学分,每学期累计最高不能超过3个学分。 实习实践不少于6天,每天不少于6小时;实习实践不少于8天,每天不少于4小时; 实习实践不少于10天,每天不少于3小时;实习实践不少于12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 ③校内专业实践 在学期内,以及在寒假、暑假、社会实践周,参加专业安排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专业工作室承担实际运营项目的,达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的,每次可以申请1个学分,每学期累计最高不能超过3个学分。 连续不少于6天,每天不少于6小时,工作考核合格;兼职不少于8天,每天不少于4小时,工作考核合格;兼职不少于10天,每天不少于3小时,工作考核合格;兼职不少于12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工作考核合格。 ④技术技能竞赛 个人参加各级科技活动与技能(学科)竞赛获奖学分奖励如下表所列。
团体参加各级科技活动与技能(学科)竞赛获奖的学分奖励,团体奖励总学分按照上表所列个人学分奖励标准的200%执行,个人得分可平均分配或参照下表折算标准执行,具体由项目负责教师决定。
⑤特长生培养、带徒工程 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特长生培养”、“带徒工程”等项目,经学校考核、验收后,每个项目的每个学生可以加1个学分。 ⑥校园创新创业 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可申请0.5学分。 在学校创业园自主创业半年以上,达到开店时间等要求的可申请1个学分,开店时间不低于1年的的可申请2个学分。若违反创业规定的不予计分。 成功申报学校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并验收合格的,可申请2个学分。 成功申报省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的,可申请3个学分。 加入学校各级创业平台或在网上开店创业的,可申请1至3个学分。由班级在每学期末提出申请,根据信誉等级、销售额等进行考核给分。 ⑦考取专业证书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考取导游员证书、旅游咨询师证书、酒店管理师证书,取得第一证得1分,取得第2证的得2分,取得第3证得3分。 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合格标准的加2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CET6考试合格标准的加5分。 ⑧学习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⑨第二课堂 对于专业学生参加专业安排的会展服务,1周可折1学分;对于已开设对应实践课程的专业学生参加“浙洽会、消博会”等会展服务实训,超出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训时间(一周,或5天)以外的工作时间,可以获得加分。每多工作1天,加0.2分;表现优秀评为“优秀志愿者”称号者再加0.5分。 与专业相关的论文、征文或调研报告取得社会影响(被相关期刊收录)加1-3 分(视期刊级别及地位酌情加分)。 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且实训期间表现得到基地领导认可者,加0.5-2分,但应提供实习带队老师的证明材料,报专业主任同意。 其他与专业实践相关活动的学分认定参照本办法执行,具体由分院三创学分认定领导小组讨论。 ⑩其它 A.校园商品展销会 参加策划方案征集0.25学分,策划方案成为展销会执行方案1学分。 完成专业布置相关任务者加0.25-1分。 负责校园商品展销会筹备、摊主管理、现场管理等工作0.5学分。 参加商品展销会设摊加0.5分,以摊主身份参与者再加0.5分,被评为优秀摊主再加0.25学分。 以上学分可兼得。 B.现场促销 按每6天1学分进行认定,此项累计不得超过1学分。 C.市场问卷调查 按照完成20份有效问卷得0.5学分标准进行认定,由专业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决定。此项累计不得超过2学分。 (4)适用对象及时效 ①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适用,入校前所取得证书及经历等不适用本办法。 ②学生按照学院的学生科技活动与技能(学科)竞赛学分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所获学分已用作顶替课程学分等用途使用者不得重复使用。只有多余的学分才可纳入本办法执行。 ③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学分的不再重复计分,多余的学分方可纳入本办法执行。 ④学生个人或团队自行安排的学期外项目,必须办理专业认可手续,获得专业同意批准、备案,方可参照相应办法执行。 3.“三个结合”相关实施措施 (1)学生若考取茶艺师职业资格证可获得《茶与茶艺》课程学分; (2)学生考若取调酒师职业资格证可获得《酒水与调酒》课程学分; (3)每年的中国旅游日期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宁波旅游节期间等,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可全面参与宁波市相关旅游节庆活动,各门课程可通过活动策划、志愿者活动、旅游服务、考察调研等各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4)《休闲服务技能训练》和《宴会与会议策划》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开设,选课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分组安排在指定的实践场所进行实务操作,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5)为方便学生周末及课外实践,第五学期安排课时量较少且原则上周五不安排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