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国际交流学院2019级新生安全教育讲座
【日期:2019/09/27】【 阅读:382】【关闭
 

国际交流学院2019级新生安全教育讲座

为提升学生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共同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926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联合海曙区反诈中心在博学楼报告厅举行了国际交流学院2019级新生安全教育系列讲座。宁波市海曙区反诈中心郑警官、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包倍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书记赵进军出席并分别为新生讲解了大学生防诈防骗等安全意识。

海曙区反诈中心郑警官从谨慎交友、生命安全、网络贷款等方面,对当前电信诈骗的惯用手法、特点及作案方式,结合了近两年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分别从网络贷款、电信诈骗、预防诈骗等方面讲解,仔细分析了大学生如何预防网络诈骗,结合实例及自身经验进行了深刻剖析,向2019级新生传授了在遇到诈骗时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一、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往往是由于防骗意识不强,容易相信网络上小红包”、“冒充家人转账”、“淘宝刷单”等套路,手机下载不明软件APP,从而使骗子从后台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成功实施诈骗。

二、防范网络诈骗口诀,不听不信不转账!可疑短信需注意!陌生电话要警惕!天上馅饼要回避!广大同学要做到“三要”多听、多询问、多求助。要学会识别诈骗,避免上当。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意义重大。不少同学在讲座后分享了自己被骗的亲身经历,郑警官针对每位同学的遭遇,解析了不同类型诈骗的套路和预防方式,更提醒同学们如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加强警惕,如不幸被骗,需立马拨打宁波市防诈热线:0578-81234560

安全教育进校园,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日后分院要加强多方联动,借助不同的途径开展防止诈骗的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经济信用意识和防范网络借贷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同时要加强日常排查,通过党员骨干、学生干部、志愿者等队伍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加强日常防诈宣传。对排查中发现的受骗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相关问题进一步扩大。